为什么要创业?我当然想要过上好的生活。逻辑很简单。如果你过得好,和你一起工作的员工也想过得好,那就一起努力吧。你原本说你改变命运的目标是买房,但你开火锅店没多久,你就买了房子。但是当你看到别人没有房子住,负债累累的时候,你就要想办法让他们买房子。后来他们也买了房子,所以你就多开店,让他们当店长,一家店,两家店,然后几十个服务员跟着他们。那你得让下面的骨干员工买得起房。等等,就进入了无限循环,必须一直做下去。
你需要开更多的店,继续满足更多人的买房欲望。进入这个循环之后,你就进入了连锁企业的经营模式。什么是链条?我们的汉语博大精深,第一个“连”字就是利益相连的意思。他努力工作以获得利益。我曾经举过一个非常经典的比喻:一个年轻人工作很努力,后来晋升为工头,但他却辞职了。为什么?因为酒吧里的女孩告诉她,她已经有男朋友了,不需要再这样了。既然如此,我提拔他当工头并不符合他的利益,而是那个女孩的爱更重要。因此,只有“连接”利益,才能“锁定”管理。
陈小平:从大的角度来说,海底捞的愿景是什么?它的核心文化是什么?您如何将对人的理解融入到这些愿景和文化价值观中?这些理念如何运用到管理中?
连接利益并分享相同的愿望
张勇:好吧,我先说一下愿景。从我们行业的特点来看,中国食品行业做得不好有几个特殊的原因,这些原因也同样适用于日本食品、印度食品等。餐饮行业自古就有,人们从事餐饮行业。餐饮业也在努力,但为什么做不了大呢?我们分析总结了三大特点。第一个特点是劳动密集型。人多了,就很难管理了。增加流程和系统会增加管理成本。资本并不追捧餐饮业。你赚的每一分钱都来自客人,客人的消费比较低,所以是一个低附加值的行业。我们不像OEM公司,一天24小时生产,产值可以很高。我们一张桌子只能坐几个人。现在疫情期间,有的国家规定一桌只能坐五个人。一个人可以吃多少?一天只有24小时,不可能24小时都吃火锅,所以附加值很低。但如果使用大量的劳动力,盈利能力就很差,当然也就很难建立现代化的管理体系。
餐饮业是一个碎片化的行业,因为很少有人一辈子在一家餐厅吃饭。就像微信一样,不仅中国人用,美国华人、美国朋友也用微信。但谁在你家总是只吃一道菜呢?由于劳动密集型、附加值低、碎片化的行业特点,餐饮业很难形成现代化的管理体系。如果不能形成现代化的管理体系,当然就没有办法扩张,所以在世界500强企业中几乎看不到餐饮的身影。当然,麦当劳跻身世界500强,但它是工业化时代的产物。它用标准的设备生产标准的产品和服务,这与传统意义上的餐饮有很大不同。
如何应对这三个特点?例如,组织结构的变化。刚才我提到的持续的好处就是组织结构的变革。过去,老板和服务员之间是雇主与雇员的关系。现在我们用商业实践来建立共同的目标,形成共同的愿望。
陈小平:从这个角度来说,你们用什么样的机制来制造上下层之间的同一个欲望?这项福利究竟如何发挥作用?
张勇:上下有一个共同的愿望,就是利益必须一致。我们都希望生意好。这是基础。在此基础上,我们制定规则,比如不能早退,客人来了,我们必须在家招待他们。我们有很多规则,称为流程系统。然而,这些流程体系的实施不仅需要权威,更重要的是需要这些参与者的真诚认可。如果每个服务员和店长都充分认识到这些流程和制度,当然会全力投入;如果完全依靠压力,那肯定是不合适的。所以我们需要一起商量,遵循流程体系,生意才会做大做优。生意好的时候,每个服务员、每个店长都会受益,这是基础。另外,如果我们以合理、合理的方式去做,而不是简单、粗暴地建立一些制度,那么得到大家认可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。海底捞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。大多数服务员都认识我们的管理层。他们心里接受,并在行为上表现得很好。
郑晓明:刚才讲愿景的时候,我记得很多年前,我就问过你。您说希望将来能把海底带到中国的每一个角落。现在来看,已经有1000多个了,已经非常接近那个愿景了。今天你的视野开阔了吗?因为海底捞已经开始国际化了。
海底捞国际化:
关注人类的共性而不是差异
张勇:国际化是企业发展的必然。我不认为文化差异有那么大。美国人、中国人和印度人的思维有什么不同吗?当然有。然而,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需求仍然是一样的,只是表现形式有所不同。例如,东方的家庭价值观与西方不一定有很大不同。在国外,人们经常看到外国人带着孩子,他们对孩子的疼爱程度不亚于中国人。当了祖父母的外国人抱着孙子非常高兴。我也看到数据显示,美国有相当多的多代同堂的家庭。中国也有很多年轻人把老人留在农村,去北京、上海发展自己。所以我不同意夸大差异,而是看到很多人类的共性。
陈小平:你们把店开到新加坡、越南、韩国、日本、英国、澳大利亚之后,是不是还像国内一样每天排长队?
张勇:从盈利能力来看,海外店并没有想象中那么低。事实上,马来西亚和越南的单店盈利能力都比较高。但在美国和英国,虽然人员流动率高,但管理成本也很高。生意很好是事实,大家都在排队,悉尼、墨尔本、东京、首尔,生意没问题。
陈小平:哈哈,全世界的人都喜欢美食。这是共同点。
张勇:品味好是一方面。还有一个更重要的方面不是海底捞的信用,而是与中国的软实力有关。海底捞在海外的知名度更主要得益于中国的崛起。 20世纪80年代之前,外国报纸几乎不报道有关中国的新闻;但现在,从第一页到最后一页,没有任何一页包含中国,这很奇怪。即使是谈论体育的人也无法回避中国。
随着国家实力的增强,中国产品的机会也随之增加,中国品牌吸引了外国人的关注。例如,在越南,有些女孩必须穿上晚礼服去海底捞吃饭。就像肯德基刚来中国的时候,有人在那里结婚一样。这就是文化的力量。在一些越南人的心目中,北京和上海很棒,我想穿上晚礼服去海底捞。
当你在海外发展时,你会关心别人,但方式不同。你不能像关心中国员工一样关心越南员工,也不能像关心越南员工一样关心美国员工。关心的方式不同,但你关心。本质保持不变。你给他提供各种好处,他来工作就是为了挣钱和好处,没有人不孝顺父母。我在温哥华的时候,楼下就有一个社区游泳池。我看到一个60多岁的老人每天推着一个坐轮椅的老太太,想必是他的母亲,到游泳池边给她按摩。他一定很孝顺,只是孝顺的方式不一样。孝顺不在于金钱,更多的是陪伴和心灵的沟通。
所以文化习惯的差异背后是有逻辑的。制度背景不同,但我们的关系和爱情是一样的。我认为,在商业运作中,儒家文化、基督教文化、伊斯兰文化之间的差异不应该被夸大。夸大差异是为自己管理无能找借口。
海底捞的继任计划:
自己的积分
郑晓明:你说的有道理。我们应该看到实质性的共同点,而不是被表面的差异所蒙蔽。 2020 年 4 月,您启动了继任计划。网上流传的一封信,对高级干部实行高度限制,鼓励其轮岗或内部创业,用积分证明自己的职业生涯,为自己的晋升铺平道路,寻找组织内的高潜力人才。许多公司采用专家和领导打分的方法来评估潜在的管理者。为什么要把积分给员工自己呢?
张勇:如果一个公司的命运无法从机制上改变,总是放在一个人身上,你认为它能长久吗?因此,必须利用机制来选拔新的继任者。为什么要使用积分法?那是因为,如果没有积累的观察,当你着急招人的时候,你只能听他们说什么。
中国有句古话,“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”。道理谁都懂,就看你怎么做。明明十年后我还有时间选接班人,何不看他做而听他说呢?现在的积分制度是,如果你做的好,我就给你积分。最后,我会选择得分最高的。这样,我就会延长做事的观察时间。
陈小平:这个计划很好,可以选拔真正能做事的人。具体来说,评分主要从哪些方面进行考核?
张勇:积分意味着你做更多的工作。如果你做得好,我们会给你积分。主要有三个维度:第一,未来的接班人必须热爱海底捞。其次,你必须精通所有业务。如果你目前是一名会计师,对厨房或供应链一无所知,那么你不妨成为一名会计师。如果你想成为一名总经理,你需要对供应链和门店管理有所了解,并且你必须证明你非常专业和知识渊博。所以我必须竭尽全力,通过轮岗来迫使他成长。第三,要有辨别人性的能力。对于一些愿意做好事的人来说,有这样的政策是很高兴的。一旦我们打开了这条路,他自然就会得分。那谁有最终的发言权呢?积分说了算。如果你做了很多工作并且做得很好,你每完成一项额外的工作都会获得积分。现在才刚刚开始,还有十年,慢慢来,别着急。
陈小平:我同意你的看法。从您的角度来看,为什么培养年轻人成为接班人很重要?
张勇:二三十岁的人是最有活力的,欲望无穷无尽。现在在我这个年纪,如果你给我一辆好车或者一件好东西,我可能不喜欢。但如果你把它给一个二十岁的男孩,他会跳起来亲你两次;如果你给他一套好房子,他会感到无比幸福。这种愿望促使人们特别努力,努力上进,保持工作热情。因此,我们现在的接班人计划将激发一大批年轻人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。
海底捞内部创业:
如果你赢了,就是你的,如果你输了,我会付出代价
陈小平:很好。现在我问一下海底捞的内部创业是怎么做的。比如,创业者的团队是如何组建的?公司的风险和责任是如何商定的?有成功案例吗?
张勇:内部创业可以由海底捞有一定水平的人发起。餐饮业的投资往往相对较小。比如说你想开一家面店,失败了也不会有什么大问题。比如,十八波、老派油面儿、百福私房面这三个人气面馆,我就没听说过。我是在阅读报道后才知道他们的。成功创业有很多好处。你可以成为CEO,并且会得到很多奖励。但如果失败了,我会负责,没问题。
陈小平:如果他尝试过一次没有成功,然后他想尝试一个新的方案,你还会让他做吗?
张勇:如果在合理范围内,这种情况不会扣分,但会加分。当然,肯定会有人帮他分析和审核。我们有一家公司叫威海咨询,专门给邻居、同事介绍我们的管理方法,还帮他们招工人等等。我们有一套原创的东西分享给别人,更有助于我们自己的人民。 。我不在乎面店损失多少钱,因为这不是致命的。海底捞的成功并不是靠一些小聪明或者营销。我们靠勤奋、诚实、正直和善良而茁壮成长。
我不是一个精于算计的人,但我把自己的竞争力锁定在这个地方。如果我有一个机制,保证那些创业者、推动者都是诚实善良的,他们一定能够做出真正的好产品。相反,过于精明、精于算计的人,未必能做出什么好的产品。
餐饮新技术
标准化和个性化
陈小平:海底捞于2018年在北京中骏世界城开设了一家智慧餐厅,这被认为是人工智能在餐饮行业的一次尝试。您能分享一下您决定开这家餐厅的一些想法以及餐厅目前的状况吗?
张勇:我想的是如何改变整个餐饮行业的未来,而不仅仅是火锅店。那么我们要思考的是如何通过组织架构的变革、新技术的运用、第三方服务机构的打磨来改善整个行业的成本结构。
现在我们使用小美机器人接听电话。当你打电话订餐时,机器人正在跟你说话,而你还不知道。以前在餐厅接电话需要三个服务员,现在餐厅半个服务员就够了。服务员的工资提高了,整个行业的成本结构也发生了变化。所以新技术的运用可以改变整个餐饮行业,因为火锅店可以这样做,面馆可以这样做,其他披萨店也可以这样做。
陈小平:由于中国食品比较分散,生产很难标准化。相对而言,火锅还是比较特别的。从生到熟的最后一道工序都是由顾客自己完成的。餐厅只需提供工具和食材即可。
张勇:困难是因为技术条件不具备。以前想开一家火锅店到美国是不可能的。现在在美国开火锅店还是可以的。所以难不难是一个动态的问题。
此外,它不一定必须标准化。标准化是麦当劳的理念。既然我们有了IT技术和人工智能,为什么还需要标准化?为什么不个性化呢?例如,我喜欢吃素食,但我更关心卡路里。人工智能可以计算出你是否喜欢。电话机器人实际上是人工智能。人工智能应用于企业运营,包括自动化生产运营,其效果是立竿见影的。这些都是成熟的技术。当我们餐饮行业还在讨论这些事情的时候,一些传统制造业已经在讲精益管理了。在20世纪,如果你从事制造业,你会谈论精益管理和六西格码,但餐饮业谁谈论这个?我们的管理远远落后于它。因此,我们今天正在使用新技术以更精确的方式管理餐饮。这是大体的背景。
如果要开那么多店,食品安全怎么办?如果厨房不再需要人,所有生产都自动化,食品安全就解决了。人进不去,老鼠也进不去,安全性提高了。
此外,劳动效率也会提高,报酬也会提高。从顾客的角度来看,还可以实现个性化的口味。以前吃的火锅有微辣、中辣、特辣,这就是标准。但和家人一起去吃饭的时候,大家都喜欢吃辣,只是对辣和盐的需求不同。你们每个人都是一个个体。 ,人可以这么精准的做药,但是做火锅的容忍度比做药要大很多,所以不是不精准吗?未来,整个海底捞将有计划、有步骤地实现自动化。
截至目前,北京已有30多家门店实现了菜品直送,厨房备菜基本实现无人化。我们对此进行了大量投资,并将在未来几年内在整个供应链中实施。明年上半年,上海和南京两家智慧餐厅计划开业。我们希望用五年左右的时间,将90%的老店改造为智能厨房。
海底捞商业帝国的底层逻辑:
勤奋、诚实、正直、善良
陈小平:刚才我们讲了海底捞内部创业,创办了很多快餐面店。事实上,这是一个非常有机的产品延伸过程,并不是集团内部讨论多元化战略后才出现的。
张勇:正如我多次说过的,我们的愿景是改变整个餐饮行业的成本结构。至于多元化、国际化,应该是未来必然的,不是我关心的。开什么样的面馆我不太关心。我不在乎乙海或叔海。
我最关心的是我们要继续努力,因为我们的核心竞争力是勤奋、诚实、正直、善良。我们靠这个来取得商业成功,而不是靠任何布局。我关心的是这些领导是否勤勉、诚实、正直、善良。有了这个核心竞争力,就能做出好的产品。
陈小平:从你说的情况来看,我觉得你非常放手,让别人发挥自己的潜力。我们管理学里有一个词叫empowerment,就是赋权的意思。看来海底捞的员工已经意识到了你给予他们的能量,所以他们会不断地想出新的点子,创造出一个又一个你的创意中从未想到过的东西。至于他们做什么,你不干涉、不插手,你只是提供资源和支持。海底捞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创造了这么多的系统。
这个体系,我称之为海体系,就是围绕海底捞创建的各个公司:益海、数海、海海科技、海宏达、威海等等,组合起来,就成了一个海底捞的商业帝国。而且仔细想想,每个公司都可以独立上市。现在怡海已经上市了,但对于像威海这样的咨询公司来说,原来只是为海底捞自己提供培训和招聘,现在已经发展到为邻居和其他餐饮企业提供培训和招聘,为广大的餐饮企业提供培训和招聘。餐饮公司。该行业提供非常重要的服务。如果这项咨询服务单独退出,它将成为一家独立公司。
更有趣的是,这些扩张和裂变并不是你当时计划或战略部署的。正是在海底捞的发展过程中,诞生了这一系列公司,因为你掌握了最基本的底层逻辑和文化价值观。当我看到围绕海底捞业务诞生的公司时,我几乎惊呆了。我心里说,张勇,你在打造海底捞的过程中,居然孵化了那么多公司。这格局简直不可思议,超乎我的想象。现在,我想听听你的想法。
海底捞的经营理念:
真诚地确信
张勇:当我们讨论管理时,规划通常被称为理性行为。对于这种理性的行为,很多人喜欢问:你当时怎么想的,为什么这么有远见?但我不认为我有那么远见。我的观点有时与其他人不同。我认为过于算计的理性行为,或者营销上过于激进,并且让员工很清楚的行为,其实不利于公司的长远发展。
理性的商业行为应该建立在所有合作伙伴、供应商、股东、员工的真诚敬佩之上。如果大家都真心服你,那就说明你的理性,而不是单纯的赚钱。正如我的一个朋友所说,与某人做生意可以赚钱,这是双赢的局面。我感觉他的语气不对。原来,所谓双赢,就是他赚了钱,我吸取了教训。所以你不能总是在别人吸取教训的时候赚钱,否则谁会跟你合作呢?
那么理性一定是完全算计的吗?难道还有别的意义吗?合理的商业行为应该得到真诚的认可,包括我们的流程管理和流程制度的实施。不仅是因为它的权威,还因为我们从心底里认可它?
当你想要推广某件事的时候,除了认真之外,你还需要说服别人。今天我已经多次提醒大家,流程体系如此,商业理性行为亦如此。规划这种事情需要非常计算。你必须计算未来几年会发生什么。这就需要另一种人才。我没有这个天赋。我可能更擅长让大家认为这件事会发生。解决问题,要制定奖惩明确的制度,加上诚恳的心意。
制作一片不会掉落的叶子
用财富做事
陈小平:最后请总结一下您最想与他人,特别是未来的年轻人分享的创业经验、管理理念和智慧。
张勇:我们海澜之家的一个同学给我打了一个比喻:如果把一棵大树比作一个产业的话,我们每个公司的老板就像树上的一片叶子。叶子每天都会落下,有些叶子每天都会长出新的。没有人关心谁掉下来,也没有人关心谁长回来。但对于个人来说,失败的人叫创业失败者,或者说正在创业的人。
人们总是有创业的冲动。即使以现在的状态,我也暗下决心要做一些新的事情。我只是不好意思说出来而已。创业是为了追求更多的财富,但是当财富达到10亿、100亿的时候会发生什么呢?人们很奇怪。当他们有10亿的时候,他们想要100亿。当他们有100亿的时候,他们想要1000亿。这种愿望成为社会进步的动力。所以如果你要我谈谈我的见解,我想警告企业家,追求财富是创业的目的之一,但财富是用来做事的,而不是用来炫耀的。我们不能用这笔财富来炫耀。当它开始显露出来时,叶子就快要落下来了。
此外,有了财富,我们还要有正确的贫困观。我说我害怕贫穷,我想过上富裕的生活,但我从来不觉得贫穷是可耻的。贫穷本身并不可耻。关键是看你如何改变贫困。如果为了达到创业的目的而使用一些不道德的手段来改变贫困,那是非常可耻的。我今年50岁了。正是这些感悟,我需要用双手改变命运,用勤劳、诚实、正直、善良改变贫穷。你看我现在一身休闲装,过去十年是这样,二十年后还是这样。
扫描二维码添加和编辑微信
加入野草新消费社区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本站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zuowenke.cn/html/tiyuwenda/12647.html